图片
赶黄草、扯根菜,是同物异名的虎耳草科植物。高约30-80厘米,叶片的边缘有像锯子一样的齿,对生。夏季开黄绿色小花。
赶黄草,特指四川古蔺县地道药材,始载于明代《救荒本草》。赶黄草的干燥地上部分(包括花朵),很多人喜用其泡水喝。
但由于其性偏寒,单独运用明显受限制,那么我们来看看如何将它的价值最大化。
1
若是脾虚湿重,偏寒,苔白厚腻,我们通常会想到用白术健脾利湿,甚至用干姜温中散寒,
但若是在两味基础上加一味赶黄草,健脾祛湿可锦上添花,还不容易上火。
赶黄草以利尿除湿,减轻脾运化水湿的负担,改善湿热困脾导致的乏力、水肿等。
同时,赶黄草也是护肝名草,以清肝胆湿热,活血化瘀,让肝的疏泄功能正常,使肝不郁。
而我们知道,肝郁则克脾土,所以赶黄草对于脾虚湿重的改善,是从源头上就开始了。
三味合用的量:
赶黄草5g,白术10g,干姜3g。
本方中赶黄草的量不大,以突出白术干姜温中散寒的效果,共达温中健脾利湿。
2
一些人的水杯里泡有赶黄草,这对于肝脾有湿热瘀血者很适合,但若脾胃虚寒者,害怕赶黄草的寒性,可采用
赶黄草3克,配姜枣茶,或直接以生姜2片,红枣2枚投入茶中,则脾健了,寒也除了。
3
情绪不佳伴食欲不振,消化不良,这种情况一般是肝郁脾虚,可用赶黄草配疏肝升阳的柴胡,以及令脾胃舒适的陈皮,共达疏肝理气和胃。
用量:赶黄草5g,柴胡6g,陈皮6g。
4
若是湿热明显,消化不良,食量减少,腹胀,伴舌苔黄腻,可用赶黄草配祛湿名药茯苓与薏似仁,增强利湿的效果。
用量:赶黄草5g,茯苓15g,薏苡仁20g。
5
赶黄草的健脾利湿,活血化瘀作用,对于降血脂有着天然的便利。
若是轻中度高血脂,可直接用赶黄草干品5-10g,开水焖泡15分钟,每日饭后一小时饮用一剂。注意是饭后,饭前不宜饮用,这是为了避免赶黄草性寒伤胃。
6
脂肪肝通常不会直接导致便秘,但脂肪肝患者若身形肥胖、代谢障碍,则可能与便秘相关。
将赶黄草配以消脾胃积滞,活血消脂的山楂,以及通便益肝的决明子,可用于脂肪肝伴便秘的治疗。
用量:赶黄草5g,决明子5g,山楂3g。
7
若酒精肝,脂肪肝,表现为口苦,尿黄,可在日常用菊花枸杞泡水护肝时时,加入赶黄草。
用量:赶黄草5g,枸杞5粒,菊花3g。
以上是赶黄草的部分用方。在药店,网上,都有赶黄草茶售卖,因其性寒,赶黄草单味药的用量,在15-30之间,日常用量不宜超过10g,且连续服用不宜超过两周,停服的时间最好达一周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配资入门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